2020-07-09
我们常听到类风湿性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风还有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与皮肌炎等疾病,这些病的共通点就是,它们都是所谓的「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种会波及全身器官的免疫病变,是多器官免疫伤害疾病,它们的临床表现多变,相当複杂,所以难当难以诊断。
所谓的「风湿热」,是指病患遭受A群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例如链球菌扁桃腺炎﹑猩红热,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就会引起身体很多器官的非感染性发炎,约有3%会变成风湿热。
而风湿热发作后,除了关节、脊椎、肌肉与皮肤会因免疫系统失灵而受到攻击伤害之外,心脏竟然也是因而会引发永久性伤害的重要器官,被称之为「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的年龄原本集中于5到15岁的青少年,但成人也会发生。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侵犯到心脏,以心肌和瓣膜为主,发生包含心包膜炎、心肌炎、瓣膜炎等疾病,其中又以二尖瓣最常被侵犯,主动脉瓣次之,初期是出现瓣膜闭锁不全,血液逆流,后期则会导致瓣膜增厚、钙化、造成瓣膜融合。这种疾病对心脏的伤害是永久性,无法治癒,而且因为病因特异,往往也最难提防。
风湿性心脏病对人体造成的主要危害有4种,包括:
一、心悸、心律不整:
风湿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不整就是心房颤动,发生率一般在30%到40%,尤其是左心房显着扩大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比较常见。
二、气喘、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与气喘是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也是最早期的症状,患者在运动,情绪激动,妊娠,感染或是出现快速性心房颤动时容易诱发。而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在静止时也会呼吸困难或气喘,甚至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三、胸痛、血栓栓塞: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发生胸痛的状况,并出现血栓进而形成栓塞,如果是脑部栓塞可能会造成偏瘫失语,若是四肢动脉栓塞会引起肢体的缺血和坏死,而深静脉血栓则会导致肺动脉栓塞。在各种栓塞中脑部栓塞占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10%,也是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四、心脏衰竭:
心脏衰竭是风性湿心脏病晚期的併发症,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诱发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重体力劳动、妊娠、肺部感染、钠盐摄入过多等。发生率在50%—70%,主要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其中二尖瓣狭窄容易发生右心衰竭造成死亡;主动脉瓣狭窄一旦发生心脏衰竭后,平均寿命只有2到3年,而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患者也要严格防範心脏衰竭,一旦发生可能在数年内引发死亡。
而要确诊风湿性心脏病并不容易,除了以心脏触诊感觉到有震颤或扰流,或是听诊听到心杂音的学理性检查之外,实验室检查更为重要,往往必须经过包括:
1、抽血检查:包含发炎指数、心肌酵素、抗链球菌抗体等。
2、胸部X光:可以初步了解心脏哪些腔室有变大倾向,以血管纹路判断肺静脉回流情形。
3、心电图:侦测心脏的电波以了解心脏,可判断腔室大小是否正常,并侦测有没有心房颤动或房室阻断等心律不整发生。
4、心脏超音波:检查心脏的基本结构与动态功能,例如心脏腔室大小、心脏收缩情形、心包膜积等,并评估瓣膜的型态,看有无钙化、硬化、闭锁不全、或狭窄合併活动受限等现象。
5、心导管检查:以侵入式方式检查心血管是否有阻塞狭窄,并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瓣膜逆流严重度、与心脏腔室间的压力等重要指标。
而在确诊风湿性心脏病之后,可以採取的治疗方式大致有3种:
一、药物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最好的治疗药物就是俗称阿斯匹灵的水杨酸来控制如心脏衰竭、心房颤动等併发症,有些严重的心脏炎患者则需使用类固醇来控制。
二、置换瓣膜传统开胸手术:
以传统的开刀方式置换工工瓣膜,必须锯开胸骨,手术时间长,而瓣膜的材质分为生物性和机械性,其选择须依据病人年纪、抗凝血治疗的服从性、是否有怀孕的可能来考量。
三、导管置换瓣膜微创手术:
在主动脉瓣膜严重狭窄且需要开刀的病患,如果是年纪很大或手术风险很高,可以考虑以导管介入的方式置换瓣膜。导管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伤口较小,且若从鼠蹊部股动脉穿刺,可以有机会採用局部麻醉,避免全身麻醉的风险。
这项手术目前在健保给付部份,只限定在中度风险的患者可以获得手术费用大约10万点的给付,器械费用还是要患者自费购买,整套器械大约120万元。而中度风险以下的患者则必须完全自费,也就是包括10多万的手术费用在内,大约需花费140万元。
延伸阅读
心脏出现这种症状 竟是中风机率增加10倍的隐形杀手
心肌梗塞可能不是痛在心脏 而是这4个你想不到的部位
观察身上这4个部位,有助于确认你是否罹患心脏病
上一篇:心脏中暑恐送命! 心脏科医师传授「夏日护心3招」
下一篇:心脏也有喜怒哀乐